printf函数常量堆栈是怎么样进行的

在 printf 函数调用之前,参数从右向左入栈。调用 call 指令,此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 ip 中的值是 printf 函数下一条语句对应的机器指令的地址,该地址入栈,同时指令寄存器 ip 的值修改为 printf 函数在代码段中的名列前茅条指令的地址。

一、过程

在 printf 函数调用之前,参数从右向左入栈。调用 call 指令,此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 ip 中的值是 printf 函数下一条语句对应的机器指令的地址,该地址入栈,同时指令寄存器 ip 的值修改为 printf 函数在代码段中的名列前茅条指令的地址。

二、printf函数的实现原理

在C/C++中,对函数参数的扫描是从后向前的。C/C++的函数参数是通过压入堆栈的方式来给函数传参数的(堆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最先压入的参数最后出来,在计算机的内存中,数据有2块,一块是堆,一块是栈(函数参数及局部变量在这里),而栈是从内存的高地址向低地址生长的,控制生长的就是堆栈指针了,最先压入的参数是在最上面,就是说在所有参数的最后面,最后压入的参数在最下面,结构上看起来是名列前茅个,所以最后压入的参数总是能够被函数找到,因为它就在堆栈指针的上方。printf的名列前茅个被找到的参数就是那个字符指针,就是被双引号括起来的那一部分,函数通过判断字符串里控制参数的个数来判断参数个数及数据类型,通过这些就可算出数据需要的堆栈指针的偏移量了,下面给出printf(“%d,%d”,a,b);(其中a、b都是int型的)的汇编代码:

.section

.data

string out = “%d,%d”

push b

push a

push $out

call printf

你会看到,参数是最后的先压入栈中,最先的后压入栈中,参数控制的那个字符串常量是最后被压入的,所以这个常量总是能被找到的。

延伸阅读

一、堆栈溢出

堆栈溢出是指程序使用的栈内存超出最大值,导致程序崩溃。堆栈溢出的产生是由于过多的函数调用,导致调用堆栈无法容纳这些调用的返回地址,一般在递归中产生。

二、如何避免堆栈溢出

  • 减少栈空间的需求,不要定义占用内存较多的auto变量,应该将此类变量修改成指针,从堆空间分配内存。
  • 函数参数中不要传递大型结构/联合/对象,应该使用引用或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 减少函数调用层次,慎用递归函数,例如A->B->C->A环式调用。

文章标题:printf函数常量堆栈是怎么样进行的,发布者:Yang,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orktile.com/kb/p/48964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Yang的头像Yang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PingCode 在线客服
站长微信
站长微信
电话联系

400-800-1024

工作日9:30-21:00在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