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变量指与因变量有线性相关并在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时通过统计技术加以控制的变量。协变量应该属于控制变量的一种。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
协变量
在实验的设计中,协变量是一个独立变量(解释变量),不为实验者所操纵,但仍影响响应。同时,它指与因变量有线性相关并在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时通过统计技术加以控制 的变量。常用的协变量包括因变量的前测分数、人口统计学指标以及与因变量明显不同的个人特征等。
协变量应该属于控制变量的一种。有些控制变量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加以控制(如照明、室温等),也称为无关变量;而另一些控制变量由于受实验设计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借助统计技术来加以控制,即成了统计分析中的协变量,因而属于统计概念。
协变量就是在试验中,既不是试验想要研究的自变量,也无法人为控制的控制变量。
自变量
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一词来自数学。也叫实验刺激 [3] 。在数学中,y=f(x)。在这一方程中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将这个方程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自变量有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之分。如果实验者操纵的自变量是连续变量,则实验是函数型实验。如实验者操纵的自变量是类别变量,则实验是因素型的。在心理学实验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要有一个有机体作为被试对刺激作反应。显然,这里刺激变量就是自变量。
延伸阅读:
什么是变量?
变量来源于数学,是计算机语言中能储存计算结果或能表示值的抽象概念。
变量可以通过变量名访问。在指令式语言中,变量通常是可变的;但在纯函数式语言(如Haskell)中,变量可能是不可变的。
在一些语言中,变量可能被明确为是能表示可变状态、具有存储空间的抽象(如在Java和Visual Basic中);但另外一些语言可能使用其它概念(如C的对象)来指称这种抽象,而不严格地定义“变量”的准确外延。
变量是一种使用方便的占位符,用于引用计算机内存地址,该地址可以存储Script运行时可更改的程序信息。例如,可以创建一个名为Click Count的变量来存储用户单击Web页面上某个对象的次数。使用变量并不需要了解变量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地址,只要通过变量名引用变量就可以查看或更改变量的值。
文章标题:协变量和自变量在简单线性模型中分别指什么,发布者:小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orktile.com/kb/p/3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