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abayage
编辑 | 笑 笑
2021年2月21日,公众号“架构之美”发表的一篇《是的,我创业了!》刷爆IT业界,资深架构师孙玄在文中写道:“为中国 IT 教育培养行业做出一点点贡献,让 IT 教育培训获得应有的尊严,对于我来说,这样的人生会更加精彩和夺目。”
2021年9月中,新在线IT职业教育平台奈学教育再获得一笔A1轮融资,金额为5000万元,两月内累积融资8000万元。《科创人》有幸得到机会,与IT江湖人尊称“玄姐”的孙玄复盘创业600天来的点点滴滴。
玄姐下海心路:
咨询服务小众,教育普惠大众
在IT业界,提起架构师知识分享领域的KOL,必然会提及来自58系的两位同门好友:孙玄(公众号:架构之美)、沈剑(公众号:架构师之路)。2011年,沈剑名列前茅次与孙玄合作,便感到自己遇见了同类:彼此都是“架构清爽强迫症”患者。孙玄决定创业之后,沈剑在《较好的朋友创业了,我必须要为他站台》一文中还提到,“不愿长期在旧的业务架构修修补补,总想着新业务,设计新架构,是很多架构师的偏执”。
不愧是至亲好友,这句话用于描述孙玄最是贴切不过,他不仅对于58集团内部的业务创新极为上心之外,还十分关注技术领域的趋势变化,不断思考着关乎人生的业务创新。
2014年,孙玄受友人之邀,初次试水企业内训。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每到周末孙玄便化身空中飞人,见惯了北京的深夜与陌生城市的凌晨,被友人质疑“是不是在那个城市有了新女友”……代价沉重,收获亦是巨大,除了经济收益,“飞行模式”人生帮助孙玄拓宽了格局边界、提升了思维强度、结缘了大量优质人脉,还带来了未来事业的可能性:“我发现技术人才的成长存在系统性缺陷,进入到企业之后,大部分技术人忙碌于具体的工作、缺乏有效的自我提升,而IT技术兼具深度与快速迭代属性,如果不能持续学习,就会出现薪水不断提升、能力反而倒退的悖离状态,最终由于个体ROI过低导致淘汰,这就是IT圈35岁现象的本质”。
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孙玄感受到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逐渐觉醒,它既是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动力,又是承担一份沉重责任的使命感。他先是与开课吧合作试水技术大课《百万年薪架构师》,激起市场千层巨浪。试水成功之后,他决定创业,真正投身职业教育事业。
“你疯了?百万年薪、几千万期权不要了?”这句话的出处,江湖传言有多个版本:孙玄的家人、孙玄的老板、孙玄的同事……孙玄笑着给出了官方认证:以上都对,“很多人都劝过我,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中国IT技术提升、为了IT教育行业真正获得尊重、为了帮助更多的技术兄弟姐妹拥有更好的人生,我必须创业。”
2019年中,他向老板坚定表态,确定工作至大年三十,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0年1 月 23 日武汉封城,1 月 25 日北京客运全部停止,1 月 30日北京住处的小区有人确诊……万般意外临头,2月1日凌晨,孙玄仍然顶着疫情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抵京。
2020年2月2日,没有鲜花、没有仪式、没有一顿像样的聚餐、甚至没有合影留念,带着口罩、啃着泡面(购自京东)的6位IT大汉,正式点燃了奈学教育的名列前茅把炬火,微弱而明亮。
▲奈学教育创立之初的名列前茅张集体合影,在某山庄闭关研讨至深夜,推门见瑞雪。
起航之初被投资人疯抢
名列前茅要务是确立奈学的特别之处
科创人:创业最初的一个月内,让您印象最深的瞬间是什么?
孙玄:有两件印象很深的事,名列前茅是我那篇《是的,我创业了》发表后的第二天,就有几十家风投找了过来,从ts(投资意向书)到打款周期很短。非常感谢大家的认可,让我对未来更有信心。
其次是发展比较快,我之前与开课吧的合作毕竟有一些积累,做出产品的时间周期比较短,3月就上线售卖,当月收入几十万元。2月2日那天还有人开玩笑,“咱们6个人租的工位是不是有点多呀”,结果很快空间就不够了,还得扩。
科创人:除了您之前个人积累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人脉资源优势之外,创立奈学教育之初,您如何思考奈学的中长期战略定位和差异化优势?
孙玄:我认为传统的职业技术培训大都是割韭菜:首先,大部分都是用同一款产品收割不同的人群,支撑这一模式的燃料是流量,不断的找韭菜、割韭菜,但这并不能解决IT人成长的根本问题,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下,持续学习、终身成长;其次,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受教育者的吸收率并不高,我们粗略判断只有30-50%,最大的问题在于IT技术是一种实用技术,脱离场景只讲授基础知识、原理,很难被缺乏基础和经验的同学吸收,陷入了“听懂才能学会,可学会才能听懂”的怪圈。
对应这两个市场痛点,奈学确定了自己的教育模式,它不是一门课程,而一整套完整的技术人才成长计划,根据学员所处的技术能力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培养方式,每提升到下一个层次,都有帮助学员进一步提升的课程和培训方法,这种模式从价值角度说,能真正解决技术人员成长不连续的客观窘境,从商业模式角度说,奈学要与学员长久走下去,大家共同追求美好的结果,才能产生复购,这样的培训模式才算得上时间的朋友。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大量真实场景的实战型内容平台,让学员在上战场之前感受到战场的变化、残酷和压力,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确定会遇到的挑战和难题。
科创人:奈学教育计划服务的客群是细分某一部分,还是全量的IT从业人员?
孙玄:起步阶段我们一定是服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业人群,比如最初的Java、大数据学科,后续我们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谈目标的话,中国3000万IT从业者,我认为奈学首先要服务好这些人——不是上限目标,而是名列前茅阶段的目标。
不聚焦的教训:三门课程回归两门课
坚持战略广度:奈学教育到奈学集团
科创人: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事情:作为一个教育机构,覆盖全部从业者却只是下限,是起始?
孙玄:奈学教育的底层价值是教育+科技的模式赋能中国科技创新,创新的主体当然包括我们3000万IT从业者,但也包括那些不断做出各种新尝试的创业企业。所以奈学将来存在一种可能性,我们除了通过教育培训间接赋能企业之外,还要开辟一条直达的通道,以技术培训、技术产品的形式直接为企业提供服务。
最近的融资规划便包括了To B服务这一部分,未来奈学教育会升级为奈学集团,以多种方式赋能企业,提升中国整体的技术水平。
科创人:在起步不到两年的时期便做出了如此宏大的规划,会不会有人担心,奈学在教育领域的深耕程度不够、过早分兵?
孙玄:这是个很大的话题,需要在不同的维度下讨论:
在战术层面,过早的分兵、盲目扩张,确实会出问题,奈学吃过不够聚焦的亏。去年8月份,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难关,只是不像一般创业公司是发展不起来的问题,奈学的问题是发展太快。
2020年8月,在Java和大数据课程取得成功之后,我们便迅速推出了略欠打磨的第三门课程,并在营销端大举进攻。结果不仅没有让第三门课迅速占领市场、退费率很高,还连累了之前口碑非常好、销量增长态势不错的两门拳头课程,100万营销费用出去,80万销售额回来,不算其他成本都已经赔本。那段时间团队士气都出了问题,严肃复盘之后我们确定,不能盲目扩张,奈学需要精致、有深度、具备绝对优势的课程产品,而不能为了追求销售额盲目提速。有趣的事,收缩了产品线,却带来了销售额的快速增长,2021年7月我们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00万元,主要贡献还是来自Java和大数据学科。
但在战略层面,我认为要有前瞻性,没有人能完美地预判未来,但只要考虑清楚奈学提供的底层价值到底是什么,就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偏差。前面说了,无论是个人教育培训,还是企业技术培训,还是直接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甚至提供产品,都围绕着奈学的底层价值构建。
当然,这方面的动作我们会非常谨慎,目前以相对标准的项目制形式,与一些高意向的合作企业展开试点,不断探索B端业务低成本规模化复制路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奈学的核心业务都仍将是教育培训。
IT从业者目前是3000万的规模,如果奈学能够进一步成长、赋能整个数字化产业,这部分在未来将是2~3亿的从业人员规模,能够覆盖这部分人群,奈学才有可能成长为千亿市值的伟大企业。
管理心得:因材施管
科创人:创业企业一把手,不仅是战略掌舵者,也是管理文化的制定者,对比创业前后,在管理方面您有哪些心得?
孙玄:创业之前非常多管理过300多人的团队,奈学也是300多人,但300人研发团队面向的是同一个工种,但创业后,各个职能部门、业务部门都需要建立管理方法,还要和投资人去搞好关系。
针对不同团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风格,比如销售就是目标要严格、奖励要及时,我们的销售要立书面军令状,有军事化管理的色彩,可只要完成了,他们的收入一定高过行业平均水平20-30%;而对于产研团队,管理方法要温柔一些,多与大家进行理性层面的交流沟通。
科创人:问一个具体的场景问题:业务侧出身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经常会与营销团队产生摩擦,奈学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孙玄:摩擦是必然发生的,不过奈学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甄别合作伙伴的价值观,只要底层价值认知相对一致,具体方法层的摩擦大家也都容易理解。而且我提倡目标驱动,充分授权,定下共识目标后我只负责提供资源,不干涉太多具体工作。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两个月不行可能就要淘汰一部分人。
▲孙玄的办公室内,各路销售豪杰立下的军令状。
创业常见坑:如何保持输入?
科创人: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将“生意”视作贬义词,他们不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变成“能赚点钱但没什么成长”的状态,奈学如何避免自己成为一门生意?
孙玄:我认识的创业者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有多少资源办多大事,一种是明确目标后玩命去攒能够实现目标的资源,我属于后者,从不考虑自己有什么,只考虑自己需要什么。
奈学的顺利起步也给了我更大的底气,让我敢于接触较好的专家、较好的老师、较好的营销团队,共同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
科创人:很多源自“工作成果”的创业项目都难以跳出这样一个怪圈:在实战场景中积累、输入的价值与能力,在创业场景不断的输出、消耗下逐渐成为“旧识”,最终落后、被淘汰,奈学作为一个教育组织,在脱离了实战场景之后,如何保持自身能力的持续成长?
孙玄:奈学教育有完整的迭代创新流程,甄别——立项——打磨——出品,一方面技术更新频率快、强度大,但真正具备长期价值的技术创新占比不大,需要观察和确认,教育本身并不是追新的产业,适合耐心观察之后再系统性沉淀。一旦确定某项新技术值得出品课程,就像前面说的,我们会找到行业最拔尖的专家、优异秀的实践者,邀请他们来到奈学教育的大舞台之上,将自己的知识复制给更多的技术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2021年的孙玄
2040年的孙玄与奈学
孙玄:首先是事业层面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在创业之前也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也会有一些想法,但那些想法大多还是拘囿在产品、技术团队内,还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很难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进企业的DNA里。
但创业之后,要考虑的是全局,创业本身是将创始人的能力映射到整个团队的过程,奈学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我的影响,肩膀上的责任也重得多。好在我的迁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错,对自己也比较狠,能主动打破舒适区,奈学的高层和基层基本都是每天一复盘、一天一迭代,有着“高强度高收入高成长”的团队文化。
科创人:您希望20年后的孙玄,是怎样的一个人?
孙玄:我希望20年后,孙玄能够带领着奈学成为华为一样,真正通过课程、通过产品取得成功的企业,希望奈学已经成为了一家千亿市值的企业。
说到千亿市值,并不是在谈钱多钱少。前两天我在谈融资的时候,一个投资人问我,如果你做一家100亿人民币市值的教育公司,你会不会满足,我说如果我的目标仅仅是如此,可能并不需要出来创业。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件想做的事,这件事很难,但做成了会很有价值,只要做成了这件事,自然就会达到千亿市值的规模,如果没有达到,只能说我还没有做好。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创人”(ID:kechuangren),作者:科创人,Worktile经授权发布。
文章标题:奈学教育创始人孙玄:《是的,我创业了》之后的600天,发布者:科创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orktile.com/kb/p/6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