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品需求如何管理

要做到:一、建立需求来源和接受渠道;二、记录需求变化;三、审查要求并达成共识;四、达成项目共识;五、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并采取纠正措施;六、双向跟踪维护。为避免需求管理的混乱,规定谁接受需求,哪些人可以提出需求。

一、建立需求来源和接受渠道

需求收集,包括被动和主动的需求收集,其中主动的需求收集要求掌握需求收集的途径和方法,产品创意需要统一纳入到需求收集的范围;为避免需求管理的混乱,规定谁接受需求,哪些人可以提出需求,并阐明需求管理的界面。

二、记录需求变化

对需求更改的源需求、更改原因以及最终处理结果,做好数据库记录。需求分析,通过需求分析的层级模型,透彻地分析需求背后的用户问题和痛点,用户的需求场景,必要时还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原型确保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

三、审查要求并达成共识

需求提供者应参与对建议需求的审查,与项目实施者达成协议,并形成正式认可的需求描述。

四、达成项目共识

需求提供者应与项目实施者之间达成共识,并根据需求的重要性对实施,有条件实施,未来实施和不实施做出决策。

五、识别项目工作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并采取纠正措施

项目实施者应分析,需求对工作计划和工作产品的影响,并确保项目团队成员针对变化,更新相应的项目计划,相关活动和工作产品。

六、双向跟踪维护

建立“源需求-较低需求”的双向可追溯性,确保充分考虑所有源需求,并可以将所有低级别的需求跟踪到源。

延伸阅读:

什么是项目需求?

企业要明确的需求不可单一理解为明确要管理什么,而是对要管理的目标怎样实现。整个过程强调的是管理的目标和管理的方法之间的关系,只有立足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上,才可以保证做到真正明确需求。 当企业有信息化方面的项目规划时,企业经常会得到来自很多方面的意见,以指导企业在选型的初期应该怎样做。其中,肯定会有共同的一条,那就是“明确需求”。由此可见,明确自己的需求在信息化选型的初期阶段是多么重要。

所谓的“项目需求”到底是要明确什么呢,是明确管理的目标,还是管理的方法,这却是企业很难把握的。另外,需求是怎样产生的?或者说需求应该怎样产生,才可以保证最后产生的需求是既完整又合理的?这同样也是很多企业都很难做得好的一件事。

文章标题:多产品需求如何管理,发布者:Flawy,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orktile.com/kb/p/47534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Flawy的头像Flawy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注册PingCode 在线客服
站长微信
站长微信
电话联系

400-800-1024

工作日9:30-21:00在线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