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babayage
编辑 |笑 笑
插画 |仙人张
Vol.1 技术青年创业梦碎?年轻人碎上两轮才叫创业
Up主:来自2008年的创业者杨歌创业项目:红外自动热像分析系统
弹幕君:来自2020年的投资人杨歌,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
这个项目是我第二次创业,2005年启动,2006年成立公司,2007年拿了两笔投资。我对自己这几年的努力非常满意,都说技术人在创业时会有自己和自己技术谈恋爱的感觉,我就特别喜欢自己的技术。这款产品有热力学模型、数据比对模型以及大量图像分析,我甚至一边写论文一边自学动画,动画并不是产品刚需,但它能直观展示这款产品的技术含量,让大家知道我的技术有多牛。几年努力下来,我拿到了国家改革开放30周年企业奖,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还以名列前茅作者身份刊登学术论文于国家学术期刊。
这位朋友身上有一种宝贵的天真,我敬他是位好汉,但说句心里话:哥们,你的自信心至少还得被摔碎两次咱才能走到一起去。投资人之间有一个说法,叫“秒毙”项目,如果创业者一开场就以一种近乎狂热的状态在滔滔不绝于自己的产品尤其是技术细节,这个项目大概率是不成熟的。
天使投资来自长辈,完全以情怀支持,确定合作那天大家坐在一起畅想未来,想到了10年之后。拿到投资我先做了三件事:租办公室,注册商标,招技术团队。我画了一个巨大的企业架构图,自己是股东兼技术总监,成立硬件部、软件部、数据部、算法部。较早的时候只有6个人,后来招到20人,整个团队都在埋头苦干写技术。我22岁,目标理想是做一个全栈工程师,所有技术方向全hold住。你问这个产品到底什么样?我跟你说,软件是这样,这个图像放在这个位置,它有这样那样的功能,数据走势是如此这般,图线和最后生成的报告……反正所有东西都是在我脑海里,正在一一实现,出来了保准叫好,我这是跟医院沟通过的,符合他们要求。
分享两个创业者、尤其是技术创业者的常见心态:
名列前茅个是理想国思维,在脑海中构想一个未来的模样,拿到钱名列前茅时间不是投入在核心价值上,而是去实现脑海中的那个画面,找个办公室、把Logo华丽丽的挂在前台、招一堆人……其实这些都不是早期创业需要的。
第二个是乔布斯幻觉,技术创业者中这个现象更加普遍,认为自己的产品能制造需求,不去研究市场上已经存在的需求。恕我直言,近代商业史上乔布斯这样的人是百年一遇,尤其要考虑到他的成长环境、吸收的养分、思维所处的高度,是整个人类的金字塔尖,中国会出现乔布斯级的创业者,但创业者尽量不要以他的商业逻辑做事。
产品出来之后,给院方试用,有的说不错,有的说不好,说不好的时候我觉得是销售不给力,或者医疗市场有些我所不知道的猫腻。我很用心地研究过市场,看了很多国外文献,研究过医患互动并基于此设计的UI,也根据反馈进行过迭代,怎么可能不好用呢?不仅我自己在技术人里算是有市场感觉的,我的合伙人也都懂商业,还搭建了专业的销售团队——尽管我总觉得销售团队不给力,那也没关系,只要我产品好,卖出去是分分钟的事。
分享第三个常见的技术创业者特征:好学生心态,“只要我考了100分,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我考了100分,那么我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的”,问题是,考100分对于整件事情而言只是一个方面。这位朋友就是一个典型,他其实有自我迭代的能力,但都在很浅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底层逻辑里进行全方位的反省,需求到底有没有?是否有人愿意为此买单?有没有自己不知道但确实存在的低成本可替代方案?医疗行业的销售规则是什么?……好学生心态会将一切与技术无关的统统归类为其他,财务、销售、品牌、市场、管理,都是其他,哪怕技术只占1%、其他占99%。
我觉得我自己很谦虚、懂自省、能迭代产品,公司现在资金有些状况,但我依然相信只要有资金进来,一两年后我们就能上市……
今天就到这吧,其实看着这位朋友英俊潇洒才多听了几句,大部分创业者都过不了投资人的前5分钟对话,甚至有些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就是因为他在自己的思维层面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自我认知,却是在一个偏低的层次上。这位朋友是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很谦虚,可他需要体验过项目败得彻底、自我摔得粉碎、甚至产生过轻生念头……那时候他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谦虚和内省,才会从自我否定开始一轮轮重建——我怎么知道的?下位朋友可能会告诉你。
Vol.2 技术创业人脉是地基微信有3000人是及格线
Up主:来自2013年的创业者杨歌
创业项目:凯业网(青年精英商业联合汇)等
弹幕君:来自2020年的投资者杨歌,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
凯业网是我的第四次创业,也算是以技术起步,但核心价值已经完全脱离了技术。之前几次技术创业让我彻底颠覆了自我,自我否定最严重的时候也曾数次几近崩溃。我下定决心远离技术,工作我选择加入毕马威,每一天都忍受被轻视甚至无视的痛苦,只为了学到技术出身的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体系;在职创业,我选择做凯业网,一个社交圈子。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一位朋友跟我说:杨歌,你有一个很强的内核,但是缺一套盔甲,这套盔甲就是人脉。我思考之后决定接受这个说法,于是开始全力以赴的拓展人脉,手机通讯录从160人逐渐增长突破万人。
到今天已经是4万人了。这位朋友展现出了一种过度调节,彻底否定了自我的价值,其实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推荐一本书,《引爆趋势》,一件完整的事情要由三种人共同完成,专家,推销员,连接者,三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不建立足够优质的人脉圈,你就无法找到优质又互补的合伙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当然人脉也要有广度、高度、深度的筛选,但对技术创业者来说,首先要有广度,有效的3000人是及格线。
凯业网线上积累了15000位成员,参与线下活动的超过4000人,与不同的人——演员、歌手、主持人、咨询师、证券机构从业者、律师、企业家等等各行各业的精英频繁沟通,让我快速打开了视野,我的世界更加立体,之前束缚住自己的理想国被彻底颠覆。但我也很快意识到,凯业网并不是一个可以无限发展的项目,盈利能力有限,于是将它转成非盈利性组织。这么多年下来,我创办、参与了很多机构,我发现圈层组织天生带有短期属性,很少有组织能够实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部分都是核心创办者逐渐淡出后就失去了引力。创业项目无法实现突破性发展,工作方面以旁人的标准来看,成长得其实不错,我熬过了毕马威的朋友、麦肯锡的朋友跟我说什么我都听不懂的那个阶段,之后又进入投资行业。经历过从巅峰体验一摔到底的硬着陆,有意识避免重蹈覆辙,但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又进入了软着陆的误区:练功成佛,不,练功成石了,杨歌你只是得到了这份工作,但没学到精髓,你把自己的人生锁死了,在低风险的模式下越走越窄……这些日积月累的负面情绪曾经险些让我一蹶不振,那时候我以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
我对这位朋友的建议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下面这句话是当年Michael Hong(韩国知名投资人、KaKao投资者之一)对我说过的:You`re on the right way,你走在正确的路上。彻底颠覆自我,不断结交人脉,补全自己没有掌握的商业知识,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大胆尝试、学习,这个过程完全在舒适区之外,但对于成长而言,这都是正确的举措。
番外:创业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企业家是风雨中把酒言欢的老船长
我曾经历过两次抑郁至崩溃,对抗严重的情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人遭遇挫折的情绪周期:
名列前茅阶段,否认,这不是我。
第二阶段,愤怒,这怎么可能是我!
第三阶段,发懵,这居然真的是我?
第四阶段,抑郁。
第五、第六阶段,恢复,康复。
其中第四阶段的时间长度因人而异,大部分人需要一年左右恢复期,少数人很快能康复,也有一小部分人会一直难以康复。选择了创业,就要反复经历这样的过程,康复周期过长的朋友尽量不要创业。
以我自己而言,我是硬磕型选手,遇到困难死磕到把自己撞碎了为止,因此很容易遇到彻底自我否定的时候,次数多了也找到了疗伤的方法:
1. 看大量电影
2. 与朋友高频率沟通,讲话是舒缓情绪的有效方法,不妨外向起来。
3. 跟心态好的人走到一起,“你居然这样了那你完了”这样朋友赶紧远离。走到B轮、C轮的企业家吃饭画风普遍是这样的:“我昨天又Close一个Deal,差点弄死我,不过老子挺过来了,还挺有趣,来咱走一个!”
4. 准确认知创业的困难,很多人都觉得成功的企业家是:制服笔挺华丽的舰队司令,站在高科技航母的剑桥上,一尘不染,高高在上。可实际上,企业家都是站在四面漏风的驾驶室里,帆和船体各种补丁,迎面是狂风暴雨,老船长叼着烟斗喝着酒,游刃有余掌控一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创人”(ID:kechuangren),作者:科创人,Worktile经授权发布。
文章标题: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当投资人杨歌遇到技术创业者杨歌,发布者:科创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orktile.com/kb/p/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