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的代表性模式是史密斯-雷根模式,该模式把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策略、教学评价和修改按照四个基本问题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化。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分析、策略和评价。
一、史密斯-雷根模式概述
史密斯和瑞根(P. L. Smith & T. J. Regan,1993)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把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策略、教学评价和修改按照四个基本问题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化。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分析、策略和评价。它是在“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很好地吸收了瑞格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地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该模式较好的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的体现了“联接-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二、史密斯-雷根模式的三个阶段
- 在名列前茅阶段,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者、学习任务,制定初步的设计项目(也是要测验的项目)。
- 在第二阶段,确定组织策略、传送策略、管理策略和设计出教学活动方案。组织策略涉及设计学习活动的决策,包括向学生提供呈现的类型、呈现的排列、主体的排序及结构、联系的类型、反馈的性质等等;传递策略同信息如何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有关,它涉及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依据,对于教学媒体的选择有强烈的制约作用。管理策略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式、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由于“教学组织策略”涉及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非常快地理解和接受各种复杂的新知识、新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所以这一点是使该模型在性质上发生改变,即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关键。
- 在第三阶段进行形成性评价,并对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予以修正。这一过程模式中可以包含多种学习理论的内容,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延伸阅读
史密斯-雷根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的区别
史密斯-雷根模式是在名列前茅代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以教为主的的教学设计模式,是第二代模式的典型代表。二者最显著的区别表现在:
- 在狄克-柯瑞模式中,“教学分析”和“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分成两部分,而在史密斯-雷根模式中,“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都归入教学分析中,且添加了“学习环境分析”这一环节,并且取消了具体繁琐的“行为目标”。这样一来,史密斯-雷根模式内容更为充实,结构上也较为简洁、合理。
- 在狄克-柯瑞模式中,关于教学策略的只有“开发教学策略”这一环节,而在史密斯-雷根模式中,将教学策略系统地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其中,教学组织策略涉及到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就这一点,使该模式在性质上发生了改变,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 在狄克-柯瑞模式中,“修改”并未放到评价模块中,这并不是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的反馈为依据,因此在史密斯-雷根模式中,“修改”置于“形成性评价”之后,这样就比较科学了。
文章标题:id2的代表性模式是什么,发布者:Z, ZLW,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orktile.com/kb/p/3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