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Worktile:上线一周拿到投资,弱化社交的企业协同产品


Worktile海报


跨平台的中小团队协同工具Worktile正式上线一周,就拿到了几百万的天使投资。

它的创始人王涛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王涛在微软开发者圈子里是颇有名气的人物,微软C# MVP,高级软件工程师,机械工程硕士。在做Worktile之前,他们团队用一款类似于Evernote的产品"知事"试水了一段市场。(之前快鲤鱼对知事做过报道:知事,Evernote解决记忆问题,哥解决协同问题

知事,专门针对个人用户,产品很酷,用起来好评很多,但就是不知道赚钱的点在哪里?但通过它熟悉了Windows Phone系统,了解了用户对协同工具的需求,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于是团队转向开发专门针对团队协作的Worktile。这才是他们最终想做的产品。

今年7月份推出了内测版本,就引起了投资方的注意。3个月内测期之后,正式上线一周,Worktile拿到了几百万的天使投资。
Worktile的内测惊险不断。7月份推出内测版本,本想着2个月内测怎么也够了,没想整整测了3个月。这个期间,产品经过了两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涛胆子很大,后来想想感觉确实惊险,“要是正式推出了就不敢这么干了。”好在内测用户都是通过邀请码审核进来的熟人,人不多,好说话,很支持他们。折腾3个月之后顺利推出了。

和现在市面上大家熟悉的企业协同类产品不同,Worktile有点反其道而行之。

看看人家yammer、Ezone等等,大家都是把社交功能做的非常突出。Worktile不这么干,Worktile从最一开始就把社交功能放到较深的位置,不做特意突出。

“企业级协同类产品,社交是个伪命题。”王涛的观点和TeamToy的创始人一样,因为协作工具中通过类似于微博交流这种方式,被认为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就像微博有信息过载的问题,总是需要在一串信息当中才能找到真正有用的。

王涛对此还挺有感触。当时创业选择做协同类产品,就是从自身的需求体验出发的。

创业之初,王涛和同事几个人,又要做开发,又有创业初期的一些琐事,他想为小团队找一个协同类工具。把国内外的产品都看了一圈,觉得都达不到理想效果,要么本地化支持不够,要么特别慢。

好在他们自己就是做技术开发的,于是就按照自己的需求,在办公室DIY了一个软件,专门自己用。服务器就架在办公室里,于是每天办公室里都充斥里轰隆隆的声音。因为没有固定IP,出了办公室这套产品就不能用了。于是萌生了把企业协同类工具作为创业项目的想法。

虽然这个的产品不是那么理想,但与social类协同产品形成了一个对比,优点突出——不以人为中心,而是以事务为中心,能够减少协作中的噪音,更能提高协同的效率。

于是,王涛和团队重新设计了Worktile的产品层次,先是团队,然后是项目。围绕着项目,有6个平级的工具元素关联:任务、文档、文件、讨论、事件和邮件。

这样,以任务为中心来展开团队之间的沟通,组内成员能够很明了地看到与事相关的信息。系统也也能很好地分析出事务的进展和状况。因为每一件事情上都有时间节点和做事情的人。那么,从人和时间的维度上都很容易分析出事务的状态。

这时,社交功能被藏在较深的地方,作为辅助工具。团队成员通过社交产生的信息流记录了系统里所有成员发生的轨迹,是可追溯的,可以看到在项目进展中每个组员的过往行为。

Worktile里还包含一项“项目简报”功能,即会根据成员完成的任务情况,自动生成项目周报、日报,团队成员便不需要再去填写周报和日报。

王涛打了个比方,有这种可追溯的信息流,对管理团队就好像产生了无形的约束力,促使组员规范自觉自己的行为,这似乎是一种“法治”的氛围;而以前那种靠领导审核和时候追究的管理方式,则更像“人治”。

这种产品形态,也决定了Worktile更适合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团队。对权限等的设置也相应扁平,不需要层层组织的推动。

通过这个工具,实现团队在协作过程中的互动、记录、协同,持久保存文件文档,并随时随地的可用。

但与纷享等以譬如销售这样某一类人群为切入点设计产品不同,Worktile更偏向于是一款通用型的产品,并没有特意突出某一个行业标签。但对于特定行业或者个性化需求,王涛更倾向于通过与第三方服务的集成来实现。

从推广上,王涛选择先侧重从创业者人群切入。

盈利模式方面,Worktile 包含免费版、商业版和公益版。10 人以下小团队免费,包含无限制的存储空间等;10 人以上团队收费为 10 元 人 / 月;而公益版,则针对公益组织,学生社团和开源项目团队。

报道来自于快鲤鱼

智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