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实践之爱上Worktile


前言:来自一位大学生用户 @JellyBool 的 Worktile 的实践自白

####身为一个理想主义的的IT屌丝男,本着最伟大互联网精神来八一八我的Worktile感受和协同的看(chui)法(shui)。

最先接触到Worktile是在年初刚开学的时候,当时还是没怎么在意,就自己一个人注册来玩玩,对一个一个伪前端来说,第一印象,Worktile就把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好么?艾玛,这前端,老好看了!

后来由于高大上的专业课---搜索引擎课上,老师要求(用Solr!PHP屌丝伤不起)学生组队自己搭建一个搜索引擎,当时由于各种阴差阳错,我就成了一个小组的Leader,于是后来就顺理成章将整个团队(三屌丝男四美女)搬上了Worktile,当时还特别无耻地起了个团队名字叫Double Click,还跟小伙伴们想了一句Slogan:我们这么牛逼的人找到梦想,那还了得?!得益于Worktile的协同,Double Click还获得了老师点名---评为项目最佳团队!

####OK,吹完水了,来说说当时用Worktile的感受:

  • 刚上手时,小伙伴们几乎都同时问我:这怎么用啊?(我当时基本是先把Worktile的协同理念先跟小伙伴们Share一下,然后手把手将各个操作和功能演示了一次)这问题其实暴露出对于大学生而言,Worktile的上手成本还是稍显略高,小伙伴们不会轻易改变习惯去适应一个协同工具。
  • 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添加关注,因为每次有啥新的任务,通过关注,小伙伴们都可以同时了解到项目的动态。
  •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用户,Worktile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用户的粘性,单单就我这个团队的其他成员来说,每个人几乎要我推着去使用,那时基本不用检查项,因为当时的想法是尽量安排多一点,细化一点的任务去骚扰(请求)成员去完成任务。在这点上我非常同意用户故事:走进一位大学生的编程世界这位汪海洋(膜拜)同学的意见。
  • 然而,前期的小困难依然没有影响Worktile后来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在赶项目时),老师在课上一宣布项目下一步的效果实现要求和未来一两周的任务,我都会马上打开Worktile将任务分配给相应的人,小伙伴们实时收到推送通知,在下课之前我们就把事情处理得很清晰,完全抛弃了下课还要开小组会议这种费时费力的讨论形式。
  • 后来习惯之后,甚至就在对面床上的小伙伴,分配任务都会直接通过Worktile而不会直接face to face把任务交给他,像这种应用场景,细想起来其实很高效:在Worktile上分配任务的时候完全不用说废话,直接分配,而其他的成员会一目了然的知道该任务有谁做了,进度怎么样。真是像赵祥翔说的那样:不知不觉间我们团队变得更加高效,执行力,团队的默契程度都在呈几何状提升。
  • 高效和沟通,这就是Worktile带给我的最核心的价值。因为弱化了众多其他(社交,邮件)元素,Worktile在处理有效信息方面带给一个团队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酸爽!对于传统的项目管理,Worktile解决小伙伴们的费时,拖延(得益于信息透明化,其他人都在看着你的任务,你做不做?),很好地达到了从事务出发,促进人从参与任务到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It is cool !
  • 对于一个 Worktile 脑残粉来说,当初是抱着一片赤子之心上 Worktile 的。当然,看到了在36氪的推广,加上之前个人对协同工作理念的认同感,就一头扎进了 Worktile。

几个小伙伴一起向着一个目标,共同做着一件事,没有干扰,没有冗余。这就是完美的协同,而我在 Worktile 上找到了这样的影子。